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生成才的“三个结合”2013-02-26

    去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三个结合”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是大学生成才,特别是成为优秀的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要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提高人的智慧和才能,思想品德的修养是提升人的道德人格。“德才兼备”是构成人才的两大内在要素,缺一不可。在现阶段,“才”既是服务社会的手段,也是个人完善自我和谋生的手段。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一技之长,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和重点。重点并非最重要,与智育相比,德育更根本。司马光讲:“知为才之资,德为才之帅”。德育教人做人,智育教人做事。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立身之本,做事是服务社会,前者是根本性的,后者是工具性的。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人都做不好,谈何做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首先是德育,教育事业首先是道德养成的事业。诚如《大学》一开始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比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根本、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能做好任何一件事,而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地完成一件事。人品第一,学问第二。人品学问相得益彰,德才兼备,才能产生一种真实的内在动力,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思想品德的修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文化知识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和营养。

 

    自然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辨别真假,是求真。它给人以智慧和才能。如果对世界的真假都分不清楚的话,怎么分得清善恶?没有真假的区分,就很难区分善恶。人世间有无数恶行,都是在冠冕堂皇的假招牌下进行的。

     一个人要想对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有所贡献,真正立德行善,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老子》中讲:“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意思就是说,只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才能睿智聪明,事业有成;相反,不了解乃至违背客观规律而行动,是胡来,是妄作,必遭失败。即使有好心,也会办坏事,何德可言!

 

    人文社会科学是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研究和认识。它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本身包含着一种价值追求,它不仅包含着辨别真假,也包含了区分善恶。一个人的理想和政治信念,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即符合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才是正确的,具有正价值性。否则,只能是空想的、反动的;或者是想进这个门,却跑到另一个房间去,成为历史的悲剧性人物。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从起源上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上讲,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浓厚的人文关怀,是靠文化的培育和熏陶生成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化积累,开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即使有足够的聪明,也不会有大智慧,也不会成大器。一个文化缺失的人,往往是一个关注物欲、鄙视精神;热衷功利、漠视道义;珍视个人、忽视社会;趋附感性、拒斥理性的人。这样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

 

    思想品德修养是文化知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叶剑英元帅诗云:“攻城不畏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学习文化知识固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但这是一种苦中之乐。因为学习毕竟是一种劳神费心的脑力劳动。一个人只有志存高远,具有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而奋斗的高尚志向,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求知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成就一番事业。 居里 夫人去世后,爱因斯坦在评价 居里 夫人时讲:“卓越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历史上,凡是对人类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都是在人格魅力、道德情操方面极其卓越的。另外,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完全正确!但问题是,是谁掌握的力量?是什么样的力量?是建设性的、正义的力量?还是破坏性的、邪恶的力量?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可为善,也可为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居里夫妇发现了镭,这些东西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会危害人类。诚如居里190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科学院发表演讲时所指出的:“镭对于治疗癌肿性细胞是有效的。但同时,它在罪犯手里,也可以成为极危险的东西。······因此,人们可以自问:认识自然的秘密是否于人类有益?”居里的问题发人深思。不善,真何以导向?!

 

    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思想品德的修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观点,是完全错误和极其荒谬的,其实质不过是搞“愚民政策”,是一种极端的邪恶。我们只有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思想品德的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要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健康成长的又一要求,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成才的正确道路。

 

    恩格斯说,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创新思维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互联网技术,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创新离不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思维。如果说创新是时代发展进步的灵魂,那么创新思维就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往往表现为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创建新理论等。

 

    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且因人而异,各具特色。但以下三个方面,却具有普遍的共同性。

 

    1、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创新是人们在对已有知识经验的重新组合、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新发现,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超越前人,因此,学习和掌握前人已有的认识成果是创新的基础。而且,一个人的已有知识储备决定着创新的水平和质量。好奇心是人们了解事物本质和真相的心理,是对把握事物因果联系和规律性的渴求,它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动机和驱动力。

 

    2、突破成见的怀疑精神和敏锐的问题意识

 

创新思维就是要突破常规和传统观念,不拘于既有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求知的过程中,要多问善思,敏锐地发现已有知识的缺陷和不足。诚如明代学者黄宗羲所言:“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问学问”,只有学中问,才能求得真知。有人说,问号之所以是个勾,就是表明只有疑问,才能勾到东西。只有善思多问,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开端,而且其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丰富的想象力和散发式的联想力

 

    创新思维就是要打破既有的思维惯性,通过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转入另一种意境,扩展思维空间,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思考、联想,才能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

 

    人类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是一种纯粹的神秘的精神力量,它的基础和源头在人类的实践活动。创新思维不过是客观实践在主观观念上的反映,创新思维的特点与社会实践的特点和要求是一致的。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而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这也就是人类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根源。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们在一定实践条件下所获得的认识,即或是真理性的认识,也总是有缺陷的、相对的。实践没有止境,人的认识也没有止境。这也就决定我们一定要突破前人,后人也一定会突破我们,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有待人们去解决。人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其根源正在于此。人类通过实践之所以能够把自在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创造出许多靠自然自身进化永远不可能产生的新事物,就在于人类理性的“狡猾”,可以把不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嫁接”在一起。人类创新思维的想象力、联想力,正是实践的客观要求的反映。

 

    社会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活水,创新思维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以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实践展现的壮丽画卷,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新思维的问题产生与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解决,创新思维的成果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必将使青年一代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创新智慧竞相迸发。这种结合最美的果实,是高素质人才大批涌现。

 

    三、要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现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本质属性的体现。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其中,德是灵魂、统帅,智是才能、手段,体是前提、基础,美是情趣、追求。这几个方面有机统一,是一个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要素。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发挥人的潜能,提升人的创造天赋。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作为社会的人,也不例外。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家庭状况、实践经历以及生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人们就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差别,形成各具不同特色的个性。个性即禀赋,一般表现为天赋、秉性、特长、志趣、爱好等。个性的本质特征是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在某个方面的特殊才能,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觉力,特殊的兴趣和爱好。现代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要讲哪个人聪明,要讲哪个人在哪方面聪明。从不同角度评判,每个人都有成为某种特殊人才的潜质和可能,都可能是某个方面的第一。一位作家曾经非常肯定地说:“人人都是天才”。他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某些方面与他人不同,或优胜于他人。没有任何人是没有天赋的,而那些被认为没有天赋的人只是因种种条件限制尚未开发出其潜能的人。人们的天赋可以有成千上万种类型,每种天赋的正确发挥对人类都是需要的。或者对音乐有特殊敏感的听觉能力,或者有非凡的视觉能力,或者具有超群的综合能力,或者具有极快的反应速度,或者具有卓越的数学素质,或者具有特别的文学才能······。教育的任务是尽早地开掘这些天赋,满腔热情地培养这些天赋,使每个受教育者更有生气、更有意义、更有成效地发展,使他们都以符合自身个性特征的方式进步,做到人尽其才。这样既有益个人又有益社会。

 

    现代教育理论和无数事实都证明:个性发展是人才成长,特别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人无个性必平庸。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更不会有创造性人才。个性愈强,愈能出类拔萃,取得成功。一个拔尖人才不是样样都强,只是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有独到或卓越之处。古人讲:“有高山必有深谷”。就人才而言,有奇才就会有缺陷。一个人把聪明智慧用在这个方面,另外方面往往容易出现不足。如果求全,只能助长平庸,抹煞卓越,埋没人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说:“我以前是学机械工程的,可我总看不懂机械图,迫不得已改学物理。”陈景润当教师,因其拙于言词而不合格,后做数学研究工作,把其特长发挥到最大值。一个人能在某一领域做出贡献,即使其他方面差一些,这个人也是有价值的人。许多对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往往在其他方面并不高明,甚至低能,这丝毫也无损其伟大。

 

    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是无重点、无方向的发展,很难说是真正的全面发展。现在,一些人往往把全面发展误解为全科发展,要求学生样样都学,样样都精,结果将来可能样样无成。有人语文好,数学差;物理好,化学差;都不足为奇。文学大师钱钟书,考清华大学,数学只得了15分;著名诗人臧克家,考山东大学,数学0分,语文98分。爱因斯坦两次考大学语言科的成绩都很差,但他选择了他具有最好直觉、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物理学,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或因根基不固而夭折,或因极度片面而畸形。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整个社会活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每个立志成才的大学生应当遵循的原则。

 

    同学们,只要我们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自觉修养道德品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就一定能够在成才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