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林幹先生逝世2017-06-16

林幹先生生平

 

内蒙古大学资深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民主同盟内蒙古第二届副主委,中国民主同盟第六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厅局级待遇离休干部林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6121235分不幸逝世,享年101岁。

林幹先生,汉族,籍贯广东省新会县,1916324日出生于上海。先生五岁丧父,母亲辛勤劳作维持生计,抚养先生及三位姐姐。先生是家中独子,母亲望子成龙,省吃俭用,供先生上学。七岁入私塾,十岁转入上海华童公学,读小学、中学,得到了良好的教育。18岁高三时,母亲去世,自己也身患重病,无奈辍学。所幸得二姐一家关爱,在香港疗病一年,恢复健康。

19351937年先后在江苏省镇江县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任办事员、收发员。“七七事变”后,先后退至汉口、临汾、西安,再转广州,处于失业状态一年多。1938年加入第四战区政治部战时工作队,1939年加入著名爱国抗日将领李济深主持的战地党政委员会,不久担任第四战区第五游击区政治队队长,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41年退至广东省临时政府韶关,任广东省民众运动委员会干事,继续从事抗日运动。1941年入贵阳私立大夏大学法律系学习,1944年肄业。19441946先后任西南运输军法监部军法官、重庆战时运输管理局法律事务负责人。194612月在广州考取国民政府高等司法官,次年初赴任北平地方法院推事。194810月至1949年在天津私立育德法学院任教。

1949年,经李济深先生举荐,入华北大学历史系学习,正式参加革命工作,毕业后任天津四中历史教员。19511952年先后在天津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北京回民学院任教。1952年底调入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任讲师,开始学习北方民族史。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开始了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学术生涯。

1961年支边来到内蒙古,任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79年调来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并担任中国民族史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晋升副教授,1986年晋升教授,198912月光荣离休。

林幹先生198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先后任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教科技委员会主任、民盟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民盟第六届中央委员。1984年当选第五届内蒙古政协委员,1988年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先生还有内蒙古地方志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名誉院长等学术兼职。

林幹先生将一生主要精力献给了北方民族史研究特别是匈奴史研究的学术事业,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19部。其代表作《匈奴通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匈奴史研究专著,1988年入选国家教委所编《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选编》,1995年荣获国家教委《全国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突厥史》198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东胡史》1991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所主编《内蒙古历史文化丛书》(共10册,自撰《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1册)入选中宣部“1993年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因在北方民族史研究邻域的突出贡献,先生自1990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分别被自治区民委、国家民委评选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15年入选第五届“感动内蒙古人物”。

林幹先生为内蒙古大学优势特色学科——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生先后为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所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北方民族简史”、“匈奴史”等课程,并于1979年招收内蒙古大学首届北方民族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多名优秀研究生。先生所编写的教材《中国北方民族简史》简明扼要,至今仍是我校本科生主要教材;所辑《匈奴史料汇编》,几乎网罗了汉籍有关匈奴的所有记载,是研究生和入门者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极大地方便了后学。

先生在北方民族史特别是匈奴史研究方面多有创新,如,欧洲学者曾经从语言学角度推测今匈牙利与匈奴有关。先生根据汉文文献考证出匈奴西迁的历史,为中西交通史、民族关系史上的悬案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历史根据。

林幹先生是生长在旧社会的知识分子,虽有国民政府文员、法官等身份,仍被国家、民族命运所累,受战乱之苦,多次失业,甚至疲于养家糊口。先生人生经历复杂,命运自然多舛,其中有很多无奈。但是,先生始终追求进步,勤奋努力,执着于学术,孜孜以求,直至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从中感悟真知、获得快乐。先生关爱后学,提携晚辈,长期关注内蒙古大学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学科的发展。

先生的去世是内蒙古大学乃至内蒙古历史学科的重大损失,他的学术成果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林幹先生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