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希色力佈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离休干部、四级教授、原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拉希色力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2月20日晚10时35分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90岁。
拉希色力佈同志,原名戴国臣,男,蒙古族,1929年3月出生于内蒙古哲盟科左中旗查申艾里。1947年8月参加革命。1990年6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内蒙自治区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1993年离职休养。1993年9月至1996年返聘为日语系教授。
拉希色力佈同志1935年9月至1940年12月在兴安南省科左中旗巴彦塔拉实验小学学习。1940年2月至1944年12月在兴安西省开鲁第一国民高等学校学习。1945年2月至1945年8月在满洲国奉天国立留学生预备学校学习。1947年8月在哲盟科左中旗参加革命。1947年10月至1950年6月,受冤被捕入狱,后经哲盟中级人民法院宣布无罪。1950年6月至1958年8月,在解放军内蒙军区警卫团、骑五师、52速成中学任文化教员。1958年8月至1961年8月,包头市昆区文化干校任教师。1961年9月至1981年8月,包头第二十六中学、包头蒙古族中学任教师、教导主任。1981年4月至1993年,内蒙古大学外语系讲师、副教授。1993年9月离休后,返聘为日语专业教授,一直工作到1996年。拉希色力佈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向文化大进军时,作为文化教员,因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二次;大学任教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1990年获全区“德育先进工作者”殊荣;1997年被评为“自治区模范老干部”;2004年1月被评为内蒙古大学离退休教工先进个人。
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拉希色力佈同志早年参加革命,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浪极其复杂形势下,能够明辨大是大非,在严峻的考验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同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表现出一名高校教师的良好思想品德。离休后的拉老师在党的理论学习方面依然身体力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
无私奉献、教书育人。1981年4月,拉希色力佈同志到内蒙古大学工作后,他把满腔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他前后16年时间奋斗在日语教学岗位上,精通蒙、汉、日语,出版了20余万字的《日本童话名作选集》译著,完成连环画册《巴拉根仓》的蒙译工作。他一生谨奉“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的信条,责任心强,教风严谨,为人师表,秉公办事,铁面无私,为提高学校外语教学质量呕心沥血。拉希色力佈教授常说:我是内大教师,老伴儿是教务处干部,两个儿子都是内大毕业生。内大就是我的家,我们是内大人,我爱我的家。九十年代,他教导事业刚刚起步的长子戴旭为母校内蒙古大学捐助现金十万元,以感人的实际行动支持内蒙古大学的发展建设。在担任内大关工委副主任期间,为了贯彻全国高校关工委会议精神,翻阅了14所兄弟院校的先进材料,结合我校实际提出改革意见,帮助困难学生尤其是品学兼优的特困生解决实际困难,加大了扶助力度,为内蒙古大学教育改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老服务、永不言老。拉希色力佈同志1996年离开他为之奋斗多年的教学岗位,当年被选为离休干部自管会主任(义务服务)。他以党中央对老干部的评价和鼓励,时时鞭策自己,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急。他主张出台内大老干部工作管理条例;为改扩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言献策;多方奔走集资捐款购置健身器材,为活动中心的建设发挥积极地作用。
离休后的拉希色力佈同志全身心投入到老干部工作上。虽然身患二期糖尿病,2006年身患重病白血病癌症,家中老伴儿身体不好也需要照顾,但是他却不计劳动、不计时间、不计报酬,还继续为老干部工作和教育事业努力奋斗。他身体力行,关心爱护老同志,经常走访和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干部。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担任内蒙古网球协会理事、内蒙古大学网协副主席,也曾代表内蒙古老教授网球队参加全国网球比赛。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就是他,一名老共产党员、老教授的人生信条和达观态度。
拉希色力佈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奉献的一生,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身处“文革”的逆境,他一贯坚持真理,以高尚的人格和铮铮正气始终恪守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拉希色力佈同志的不幸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好党员、好干部、好长辈、好同志,我们深感悲痛。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尊敬和缅怀!
拉希色力佈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